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 不自见,故明; 不自是,故彰; 不自伐,故有功; 不自矜,故长。 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
第二十二章一笑解
原文: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 译文:接纳一切则会完美无缺,谦让无争则使生命通达,处下不争则获盈满,舍弃自我则获新生,少欲少有则会获得,多欲多占则迷惑混乱。
原文: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 译文:世间圣人就是抱守此理而达成大道,成为天下人的范式。
原文:不自见,故明; 译文:不自我显露,反而明显出众。默默无声不显露自己功绩等,反而彰显出与众不同,得到大家爱戴。
原文:不自是,故彰; 译文:不自以为是,故能彰显。人就是这样子,即使做出了些成绩,但却自以为是,人们反而会讨厌他。
原文:不自伐,故有功; 译文:不自我表功争功,故有功。自我吹嘘夸耀的人,会使人心生反感,因而反背敌对而成为无功。
原文:不自矜,故长。 译文:不自我说自己多么能和长处,故能使其长。就会受到人们就尊敬且支持,因此做了什么成绩也无需自表。
原文: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 译文:人只有不争,才能使天下没有可争过他的。
原文:古之所谓曲则全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 译文:古人所说的“曲则全”的话,岂能是虚言?确实是人做到无争无欲无锋芒,就能使生命得以充实保全而安祥清静,从而有足够的能量回归至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