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 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 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 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 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 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 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第五十四章一笑解
原文: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 译文:有缘善于从道修道的人不会中断修持,已经成为大道者不会再脱离。子孙及后人若能世代尊奉大道,并行之于大道,则世代都有人成道,大道就会世代延续,而祭祀也因此不会停断。
修成道的人已无自我存在,因此其存在状态即是道的状态,即可达致深远无际又可近观自己生命存在,也可融入其它生命的存在内,又可与天下万物融为一整体的存在状态。其深邃状态大正无邪,能修正邪缘,益于生命,净化生命。
此也可称为布道,此道非彼“小法小道”,而是能改变生命轨迹。大正的道可以消除世人因缘之结,使一切鬼怪之灵化邪归正,不再危害众生,这是道性使然。
开悟的圣者使道广布天下,使众生命得到益处,其生命内在的玄德更加积蓄深厚,道之能力更深大。给予的越多,得到的越多,愈是给予,愈是获得,道就是如此性质。
原文: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 译文:道修之于自己,其德行就会归真成道。
原文: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 译文:成道的人布道于家,修正家人生命之缘灵邪结,其德有余。
原文: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 译文:布道修之于乡,其德长多。
原文: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 译文:布道修之于国,其德丰厚。
原文: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 译文:布道修之于天下,其德普广。
原文: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 译文:所以,以自己观自己,以家观家,以国观国,以天下观天下。
原文: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 译文:我为何能知道天下的状态呢?以此。
已经无有自我心智的人,自然拥有道的整体意识,其灵性可谓大能大慧。其可以观察自己的身体生命状态,也可以观察其家庭成员的生命状态,并能使他们受益得到改变……。也可以观察天下所有生命集体的状态,整个意识和天下共为一体,并能使自己无为的意识信息,供给天下苍生,令天下生命隐然受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