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: 天得一以清; 地得一以宁; 神得一以灵; 谷得一以盈; 万物得一以生;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 其致之也,谓: 天无以清,将恐裂; 地无以宁,将恐废; 神无以灵,将恐歇; 谷无以盈,将恐竭; 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; 侯王无以贞,将恐蹶。 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 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谷。 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 故致誉无誉。 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第三十九章一笑解
原文:昔之得一者: 译文:自始得到道的。(得一即是得道)
原文:天得一以清; 译文:天得一而清明。
原文:地得一以宁; 译文:地得一而宁安。
原文:神得一以灵; 译文:神得一而灵能。
道为一,道会生发无穷无尽的灵之意识存在,也称为神灵,它们也可随应人之心动而即时显现,人心(自我之心)真静时灵可不生,但不生亦是生,因其静的状态本就为意识。人心动时万象皆随心生,不仅生邪而且可引外邪入侵,因此,自我心念的蕴化直接影响身心的健康,而且损耗生命的纯朴。
所以,吉祥康健皆由心生。
万物万事的创造和运行皆与道不可分,神灵必须是在道之能量中才可以精灵妙能。我们人的生命能量如若低弱,那么表现的也会神疲力竭,无精打彩,严重者还会死去。
所以,能量使人身体健康,能量便人精神快乐,能量使人赋有智慧,能量使人拥有高品质的生活……。
原文:谷得一以盈; 译文:谷得一而盈满。(稻谷麦粒得一会生长的茁壮饱满)
原文:万物得一以生; 译文:万物得一而生存。
原文: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 译文:侯王得一而为天下贞德表率,人民皆安祥生活。
原文:其致之也,谓: 译文:因此来讲,可以说,
原文:天无以清,将恐裂; 译文:天无清明,恐怕将会崩裂。
原文:地无以宁,将恐废; 译文:地无宁安,恐怕将会废消。
原文:神无以灵,将恐歇; 译文:神无灵能,恐怕将会歇停。
原文:谷无以盈,将恐竭; 译文:谷无盈满,恐怕将会竭枯。
原文: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; 译文:万物无有能量使其生存,恐怕将会灭绝。
原文:侯王无以贞,将恐蹶。 译文:侯王无贞德,恐怕将会使国家颠覆。
原文: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 译文:所以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础。
原文: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谷。 译文:因此侯王自称为孤、寡、不谷。
原文: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 译文:这些王侯古传的对自己处下的称呼,不正是以贱为根本吗?不是吗?
原文:故致誉无誉。 译文:所以最高的荣誉无有彰显。
原文: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 译文:不欲望自己灿辉如玉,平凡如石就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