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 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 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 不笑,不足以为道。 故建言有之: 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纇。 上德若谷;大白若辱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。 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 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
第四十一章一笑解
原文: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 译文: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。先天智慧,神意觉知。
原文: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 译文:中士闻道,若有若无。自我心繁,难以真醒。
原文: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 译文:下士闻道,哈哈大笑。执心偏重,先天不足。
原文:不笑,不足以为道。 译文:若无不笑的人,就不足以为道了。
道是如此的高深莫测,而人在世间生活,早已使自我的人生观封闭了真知能力,有几人能知晓这伟大永恒且万能的道。所以有些人听闻道的玄妙,反而嘲笑讥讽,完全不知道生命存在的真相,悲!天下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生命的真相更可悲的事了。
原文:故建言有之: 译文:所以古语有这样的话:
原文: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纇。 译文:明悟道的人外表若似愚昧;进入道的人自我之心会逐渐弱退而似愚钝;大道坦荡无阻使万物繁茂存在,但其外在表象(有形的物质世界及人间社会)却似崎岖不平。
原文:上德若谷;大白若辱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。 译文:上德若深谷能容纳万物;大彻悟道的人与世无争若似耻辱的样子,似乎让有些世人看不起;广大深厚无形迹的德却若似不足,因其从不故意显露所谓德善;高深的德若似怠惰不求上进;质朴纯真若似混沌未开,无思无念只有空无的神韵清晰存在着。
原文: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 译文:大域无边际;生命的最终目标总是在最后才能完成,生生世世最终必会返朴归真,有形的宇宙万物最终也会如此;大音无声在道之空无之中发生;大象无形却包容一切,此乃道之空无之状;道隐于无形但却无处不是它的创造与存在。
原文: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 译文:世人唯有守道从道,道才能够给予真知,并且最终达成于道。
|